当前位置:首页 > 旧文存档 > 正文内容

赵庄学校:20年后 故地重游(1)

大成2015-08-13旧文存档3129

1989年夏,我背起书包第一次走进赵庄学校的大门,开始了我的学生时代,因为没有上过幼儿园,所以这里也是我的教育启蒙之地。

1995年夏,我转到县城读书,离开了这里,至今已经整整20年了。8月4日傍晚,避开夏日酷暑,迎着微微凉意重访此地,感慨万千!

赵庄学校

那时候的学费很便宜,大概只有几块钱,具体记不甚清,但我清晰的记得当我升入三年级的时候,也就是1991年的夏天,五年级的学费是30块钱。去报名的时候,学校门口立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一到五年级的学费,看到当年的学费比去年又涨了一些,听着大人们的议论,我心理竟也有些不舒服,看来我懂事挺早,当看到五年级的学费是30块时,心理就平衡了很多,所以我牢牢的记住了30这个数字——1991年小学五年级的学费。

赵庄学校

那时候的校门还没有如此庄严,没有“赵庄学校”的招牌和两边的文字,只是在砖墙上安了两扇铁架子门,铁门与墙体铰接处的砖块经常松动,所以两扇门总是歪斜着,中间有一个很大的缝,总有人从这里钻进钻出,或从上方翻过。有时候上学来得太早,看校的老师还没起床,我也只是从门缝挤过,很少翻越,我担心门会倒掉,可见我小时候多么热爱学习,而又如此谨慎。

左侧门中间还有个小门,平时多时开此门,即便是小门,对我来说也已足够宽阔。大约四五年级时的某一天,我和大伯家的哥哥一起上学,走到门口的时候,他兴奋的一个箭步跨向小门,本想潇洒地冲进去,没想到头部重重的撞在了顶部的门框上,巨大的反作用力竟将他重重的反弹下去,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还好那是冬天,他戴了厚厚的火车头帽子,两边的棉耳朵又都翻到了头顶上,不然这下脑袋肯定吃不消。这一撞也让我意识到,我们正在逐年长大,在赵庄学校度过的六年中,不光有知识的增长,也有身体的发育。

这两扇铁架子门一直就是这个样子,后来校门翻修,门却没换,只是上方多了些箭头,就是现在这个样子。

校门翻修是我上学期间某一年的事,那可算是学校的大事,依旧记得工人师傅蹲在架子上用报纸蒙住新刷的水泥刻字的场景,报纸上的字听说是学校附近的一位有学问的老医生写的,不是学校的老师,这次去看,除了右边“造福后代”的“造”字掉了大半,其余都还完好,连同上边的磁片、两边柱子上两色的石子,甚至上方起脊的石灰,就这么坚强的挺立了二十多年,实属不易。

赵庄学校

像这样的印刷品,那时候是没有的,当年只有油漆刷写的文字,现在这种印制的宣传品,不知道是哪年开始使用的,在这荒远的农村,也算有点现代化的意思了。我是第一次看到,学校里面还有几块。

赵庄学校

学校进门西侧有个门房和商店,住着的应该是一对夫妻,不知道是哪个领导的亲戚,这活真不错 。看门的老太太很好,看到我们说了一句“过来了啊”,根本不盘问姓字名谁、意欲何为,豫东老太的纯朴气息扑面而来。我上学时候都是男性老师轮流看校,晚上住校,一人一周。商店也都是外面的个人所开,学校里没有商店,只有学校门口蹲着卖瓜子的老头和推着自行车卖冰棍的流动小贩,不过记忆最深的还是那个常年蹲在门口靠在柱子上卖瓜子的瘦高老头,瓜子一毛钱一把,真的是一把,你给他一毛钱,他抓一把瓜子给你,手就是量器,童叟无欺,但我没买过。我和他孙子是同学,他孙子是谁我已经记不住了,但还记得他的名字好像叫“老庄”,不甚确定。

右侧是一排房子,应该是活动室一类的场所,顶头还有个雕塑,是那种现在看很俗气、当年看很流行的造型,也许现在小学生们看来依然流行吧,只是我老了。这雕塑当年是没有的,如果有,那该多新潮啊!

赵庄学校

学校不知道什么时候开辟出了一个幼儿园,看着挺简单,估计也是跟城里人学的,服务周边不多的小孩子吧。我觉得上幼儿园代价太大,得不偿失,远不如把他们放到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里。城里人是没场地、没环境、没玩伴,农村这样的天地或许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呢,何必反过来跟风?毛主席不是也说过“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嘛!

未完待续   2015.08.13   20:23:37

版权声明:大成小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jln.cn/post/127.html

分享给朋友:

“赵庄学校:20年后 故地重游(1)” 的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赵华
2016-10-07

我每天出门 向右转 第一眼就是先看学校

大成 回复:
看好我们的学校,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你了!
2016-10-08
赵威
2016-10-07

感慨溜走的三十年

大成 回复:
再30年你就感慨不动了:)
2016-10-08
xyz軟體
2015-12-09

农村好啊,农村棒啊!

群伟伟博客
2015-08-17

目测今天应该是不会更新的了[嘻嘻]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